一、学校概况与定位
1. 进步历程与定位
- 历史沿革:始建于1981年,原为农村普通高中;1993年晋升为沈阳市重点高中;2021年12月获评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,实现从市级到省级的跨越。
- 办学规模:现有42个教学班,2300余名学生,125名教师(学历均为本科以上),占地9.6万平方米,绿化率达70%,是沈阳市知名的“花园式学校”。
- 核心荣誉:
- 全国首批体育职业示范校、啦啦操实验校;
- 辽宁省教育信息化窗口学校;
- 沈阳市德育特色校、科技教育特色校。
2. 办学理念
- 育人目标:贯彻“三全”(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育人),力推“五育并举”(德智体美劳融合)。
- 管理特色:
- 推行“开明办学、公正管理、阳光施教”准则;
- 传承“五种灵魂”(奉献、奋斗、负责、创新、团结)。
二、教学特色与创新
1. 教学模式改革
创新项目 |
具体内容 |
成效 |
精品讲义模式 |
设计校本教案与学案,强化“导读、导听、导思、导做”功能 |
提升学生自主进修力,构建高效课堂 |
211课堂结构 |
每节课40分钟:教师讲解20分钟 + 课堂互动10分钟 + 学生操作10分钟 |
增强课堂参与度,进步聪明转化率 |
前二后八职业法 |
教师提前2分钟进班准备,延后8分钟答疑及管理 |
优化课堂纪律,实现特点化辅导 |
2. 师资与科研实力
- 师资结构:高质量教师占比42%,市级骨干教师15人;设立15个名师职业室,年均指导超75名教师。
- 科研成果:近三年完成省级课题8项、市级课题14项,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86人次。
3. 课程体系拓展
- 多元课程:开设科技创新、国学经典、艺术鉴赏等24门校本课程,引入大学先修课(AP课程)。
- 信息化建设: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,自主研发LSH校园网络平台,实现教学管理数字化。
三、学生培养与成果
1. 五育融合操作
- 德育与美育:
- “三训三课”体系(体育训练+德育课程),结合红色经典诵读、艺术节等活动培养家国情怀;
- 啦啦操社团为特色项目,获全国实验校称号。
- 社会操作:设立20余个社团(机器人社、辩论社等),鼓励志愿服务,增强社会责任感。
2. 升学与竞赛成果
类别 |
数据/案例 |
高考成绩 |
2022年本科上线率84%(519/617人),艺体特长生重点大学录取率连续三年超60% |
学科竞赛 |
科技创新实验室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37人次 |
升学多样性 |
与高校合作开展生涯规划,部分学生通过国际项目进入海外名校 |
?四、校园环境与资源
设施类别 |
配置详情 |
生活保障 |
宿舍半军事化管理,食堂营养均衡;24小时安保+定期消防演练,设心理咨询室缓解学业压力 |
教学资源 |
理/化/生实验室齐全,图书馆藏书7.5万册;体育馆、艺术教室支持多元进步 |
区位交通 |
位于沈阳市辽中区近郊,公共交通可达;周边天然环境优美(辽河沿岸) |
?五、报考与口碑参考
- 招生定位:
- 2024年沈阳高中排名第66位(76所高中),录取分数线497分(第三批次);
- 生源多为省级重点高中筛选后学生,但通过分层教学实现“低进高出”。
- 社会评价:
- 优势:管理严谨、五育并举、信息化水平高;
- 挑战:郊区位置对通勤略有影响,竞赛资源较市内名校偏少。
?FAQ 高频疑问解答
难题 |
答案 |
辽中二高是省重点吗? |
?是!2021年获评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(省重点)。 |
高考本科率怎样?艺体生出路? |
2022年本科率84%;艺体特长生重点大学录取率超60%(如啦啦操特长生)。 |
师资力量是否雄厚? |
?高质量教师占42%,15个名师职业室带教;近三年86人次教师获省级教学奖。 |
有哪些特色课程或社团? |
校本课24门(科创/国学等);社团20余个(机器人社、辩论社、啦啦操社等)。 |
宿舍和食堂条件怎样? |
?宿舍半军事化管理,空调暖气齐全;食堂营养均衡,食品安全严格监控。 |
郊区学生通勤是否方便? |
位于辽中区近郊,公交可达;住宿生占比高,周末有校车接送。 |
“低进高出”是否诚实? |
是!生源为省重点筛选后学生,但通过分层教学(培优班+基础班)实现升学逆袭。 |
数据说明:以上信息更新至2025年6月,部分动态数据(如排名)请以当年门公示为准。
择校建议:适合注重综合素质、适应郊区环境、中等分数段考生;竞赛型学生建议补充校外资源。
四十年厚积薄发,从农村中学到省级示范——辽中二高以“五育融合”之笔,书写“低进高出”的育人答卷,在辽河畔筑起一座仰望星空、脚踏实地的成长灯塔。